突然,曹子建想到了什么。
    将目光看向山羊胡老先生刚才写的书法上。
    其实,曹子建得到的不仅是柳体笔法的能力,同样,还有对书法的领悟。
    所以,他不仅仅会写,还会看。
    一番查看过后,曹子建缓缓开口道。
    “老先生,既然你赠予这釉里红水盂,那我就帮你指出在书法上的不足之处。”
    此话一出,山羊胡老先生眼中露出浓浓的喜色。
    当即竖起耳朵,像个上课听讲的学生,仔细聆听了起来。
    “你写的是楷书,楷书的结体既求平正均衡,又要防止死板僵化。”
    “所以用笔最好是逆锋起笔,如写横画,在逆锋向左上角起笔后,就要向下落笔,再转锋向右行笔;然后“回锋收笔”
    。”
    “方点体势,要斩钉截铁,圆点体势,要丰厚滋润。”
    “写撇的度较快;要注意捺脚较长,捺尾较细。”
    “撇捺相交之笔,轻撇重捺。”
    曹子建一口气讲了很多,都是山羊胡老先生需要改进的地方。
    山羊胡老先生听得很认真。
    因为曹子建说的这些不足,是他所没有察觉到的。
    现在有人帮忙指出,这对于他以后的书法水平有巨大进步空间。
    看着伫立在原地一动不动的山羊胡老先生,曹子建知道,这些话,是需要时间来进行消化的。
    十几分钟后。
    山羊胡老先生回过神来,朝着曹子建一脸感激道:“先生,谢谢您。”
    “不客气。”
    曹子建摆了摆手,纠正道:“还有,我担不起先生这个称呼,您还是直接叫我名字吧。”
    “我叫曹子建。”
    “您的书法造诣,绝对担得起先生二字。”
    山羊胡老先生坚持道。
    得,对于这种上了年纪的老一辈人,一旦认定了一件事,想要让其改变,很难。
    索性,曹子建也不在这个事情上纠结了。
    任由他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吧。
    “先生,冒昧问一下,您的师承?”
    山羊胡老先生问道。
    听到对方的这个问题,曹子建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