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张海山,曹子建就不讲究那套不手递手的规矩了,这就抬手接过。
    两件玉雕,一件是玉牌,雕的是普贤菩萨。
    一件则是手把件,雕的是庄周梦蝶的故事。
    两件玉雕的层次都十分严谨,虚实有度,动静结合,细致入微。
    曹子建是一百个满意。
    不过他却没有评价,而是朝着站在一旁的刘淑芬开口道:“淑芬,你来看看这两件玉器。”
    毕竟刘淑芬想要跟张海山学习玉雕技艺的话,那肯定是要好好表现一下的。
    而曹子建现在就是给刘淑芬表现的机会。
    “是,掌柜的。”
    刘淑芬应了一声,这就接过曹子建手中的两件玉牌仔细看了起来。
    半响过后,刘淑芬看向曹子建,开口道:“掌柜的,这两件玉器,都非常好。”
    此话一出,曹子建还没说话,张海山就先开口问道。
    “小女娃,那你说说,好在那些地方?”
    “一件好玉雕,材料是基础,设计是灵魂,制作是关键,三者缺一不可。”
    刘淑芬答道:“而这两件玉器全部具备。”
    “尤其是这件庄寿梦蝶把件,不仅雕工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,连创意也是独一无二。”
    “小巧的白玉上,不仅重新表现了这个经典的故事,还借助于白玉的黄艳皮色,进行俏色巧雕,将两只蝴蝶刻画的惟妙惟肖,栩栩如生。”
    “把件上逍遥自在的庄子闭目养神,颜色艳丽的蝴蝶在一片云气中翩翩飞舞,恍然在梦中。”
    “虽然作品将故事雕琢得简洁生动,但画面意境却是一点都没少,犹如一幅呈现在玉石上的人物写意画作品。”
    “我在一本书上看过,说玉雕艺术中,创意之难,更甚于技艺。”
    “因为技术困难都是暂时的,和绘画一样,技艺是手段,手段能通过练习达到纯熟。”
    “但创意,在于将一块玉料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,更像灵光乍现的机缘。”
    听着刘淑芬嘴里尽是赞美之词,即便是张海山,脸上也是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抹得意。
    人嘛,就喜欢听些夸赞的话,哪怕夸赞之人是一个晚辈。
    “子建,你这伙计,不错。”
    张海山也不吝啬自己的夸赞。
    “谢谢四爷夸赞。”
    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,张海山在店里跟曹子建和刘淑芬开始闲聊了起来。
    曹子建看着离开的张海山脸上带着笑意,就明白,刘淑芬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十分不错。
    下午,五点。
    随着古雅斋关门歇业,曹子建并没有回四合院,而是朝着麻线胡同走去。
    毕竟这收购会结束在即,自己肯定要多上心。
    隔着大老远,曹子建将目光落到了京城山忠商会那堆放箱子的房间上。
    “一。”
    “二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