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敢情是孙先生的墨宝,我就说为啥这‘天下为公’四个字,如同碑帖功夫十分深厚。”
    曹子建开口道:“而且融合的十分巧妙,达到了一种新高度,大境界,就跟孙先生的胸怀一样博大。”
    “子建,你这马屁拍得,我那已经入土的奶奶都听到了。”
    范阳笑道。
    “孙先生还需要我们拍马屁吗?”
    曹子建笑着摇了摇头后,伸出手指,指着那幅书法作品,道:“你看这幅书法,在用笔上,非常讲究。”
    “尤其是对笔法的驾驭能力,是乎寻常的,变化多端且游刃有余。”
    “而且,孙先生的字里行间属于传统章法的一种厚笔墨写法。”
    “每一笔都可以用一丝不拘来形容。”
    “单凭这一点就是足以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。”
    “并且线条非常流畅自然,生动活泼,每一个点画,都能够充分地展现其姿态之美,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一般,十分活泼灵动。”
    “字形上也是随字而安,因字赋形,没有刻意改变的字形。”
    “算是不错的一手好字了。”
    范阳是知道曹子建的书法层次的,听到他分析的如此认真,当即也是不再反驳,而是问道:“子建,我很好奇,像孙先生的这样一幅书法作品,市场价在多少呀?”
    “如果价格不高的话,回头我也想去拍一幅,拿回家给它挂起来。”
    曹子建失笑道:“孙先生的书法,在当时那个时期的书法名家中,也属于相当不错的。”
    “就拿这幅书法来说吧,这四个字代表了孙先生的一种思想。”
    “加上又有名人效应,尤其是在民国那个动荡时期,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与历史研究价值也是很高的。”
    “所以当这一些名人相关的笔墨留下来的时候,就显得尤为珍贵了。”
    “我看,没有个两三百万,恐怕拿不下来。”
    “两三百万。”
    范阳自语了一句:“这要是能遇到,说什么也得拍一幅回家。”
    这话被曹子建给听在了耳中,道:“怎么?很喜欢孙先生的墨宝?”
    “毕竟孙先生当时以非凡的魄力,将民主共和理念的种子播撒至华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,成功唤醒了民众的觉醒意识。”
    范阳点头。
    “正好,昨天秦老给我的那台省私人藏家手里就有一幅孙先生的墨宝。”
    曹子建开口道:“只是内容并不是‘天下为公’,而是‘养天地正气,法古今完人’的行书五言联,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?”
    范阳闻言,双眸微亮道:“子建,你将那图片给我先看看。”
    曹子建这就掏出手机,将图片给对方了过去。
    范阳看了一下,比起秦霆靖展柜的这幅,那幅拍品还多了款识和钤印。
    民国十二年一月,孙文。
    “是孙先生的真迹吗?”
    范阳看向曹子建,确认道。
    “看笔法挺像的,你要喜欢,回头咱们可以一起去台省看看实物,到时候我帮你鉴定一下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