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    这也是对他们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。
    “打鼓儿的”
    指的是在白天走街串巷,收旧货的人。
    不过“打鼓儿的”
    有高下之分。
    收售旧衣服、木器、日用杂货的为低者。
    他们多肩挑一个担子,手击小鼓,但不吆喝,仅收点旧衣服旧鞋及不堪使用废旧之物,人称“打软鼓儿的”
    。
    高者,则是像现在曹子建这样。
    不挑扁担,收的是古董玉器,金银珠宝、名人书画、皮货绸缎等。
    这种称之为“打硬鼓儿的”
    。
    而北城居住的多为败落的京城富厚之家,特别是旗人家庭。
    由于这些大宅门中的老爷太太们于民国后断了俸银,没有了经济来源,又不愿放低身价,羞于当街摆摊变卖。
    因此“打硬鼓儿的”
    即上门收货。
    就在曹子建一边敲鼓,一边走着的时候。
    身后突然响起了一道疑惑声。
    “先生?”
    曹子建扭头看去。
    现叫自己的居然是古茹轩的掌柜,谢丹青。
    “先生,真是您阿。”
    看到曹子建的面容后,谢丹青露出难以置信之色:“您怎么?”
    在谢丹青眼中,像曹子建这样拥有丰富学识和书法功底的人,怎么可能抛头露面的去收旧物呢?
    即便靠卖字,也能很好的生存了。
    还没等曹子建回答呢,谢丹青突然想明白了什么。
    恍然大悟道:“懂了,我懂了。”
    “先生这是不屑靠卖字为生,而是准备自力更生。”
    “如此高尚品德,乃学生生平仅见阿。”
    曹子建闻言,表情开始变得古怪。
    这尼玛应该就是脑残粉了吧?
    无论自己做什么,都会将自己往最好的一个方向去设想。
    不过曹子建也没解释,指着谢丹青手里拎着的酒壶,道:“您这是准备喝酒去?”
    “学生不是喝酒。”
    谢丹青摇头道:“是这附近有户人家想出手一张紫檀架子床,我去看看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