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8章 我这是被人给下套了 (第3页)
??
只是,既然是假装脚盆国人,曹子建的回答就保守了一些:“略有耳闻。”
兴许是为了将手上的玉玺卖出一个高价,也可能是想跟曹子建普及一下玉玺在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,麻衫男子很详细的解释道。
“这玉玺,在我们国家,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。”
“那会,印和玺是通称的。”
“直到秦始皇的出现,才有了玺和印的区分。”
“皇帝用的称为玺,而臣民用的印章只能称为印。”
“这玉玺不仅仅只是权力的象征,也是皇帝正统地位的标志。”
“我们华国,历代皇帝都会将自己的名号或年号刻在玉玺上,以示其统治的合法性和正统性。”
曹子建耐心听完后,问道:“你跟我说这么多,难不成你手里还有皇帝的玉玺?”
“正是。”
麻衫男子点头。
这回答,让曹子建微微一惊,这就问道:“哪个皇帝的?”
“大清朝第六位皇帝,乾隆爷的玉玺。”
麻衫男子答道。
如果对方说自己手上有始皇帝的‘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’这种传国玉玺。
曹子建立马扭头就走,不带停留的那种。
因为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。
原因无它。
对于传国玉玺最后一次有过明确的历史记载,是在后唐。
距今一千多年了。
当时,李从珂选择在洛阳玄武楼自焚,据说,传国玉玺就是在这场大火中被焚毁的。
但是,乾隆的玉玺,这可信度就高太多了。
因为乾隆这一生,一共为自己制作了一千八百多方玉玺。
这个数量,放眼整个古代皇帝,那都是绝无仅有的存在。
加上战争,政治变动等原因,流散到民间还是很有可能的。
即便是现实世界,也都经常能看到乾隆的某某玉玺在拍卖场被拍卖的情况生。
但多归多,毕竟是皇帝御用,通常都是由内务府各作御用工匠完成。
所以不管是选材,用料,还是制作,都是最上等的。
价格都十分昂贵。
只是,曹子建也不是傻子,不可能单凭对方一面之词,就真的相信对方手里有乾隆的玉玺,还得见到实物才行。
这就开口道:“东西呢?拿出来我瞧瞧。”
“如此贵重的宝贝,我自然不可能随身携带。”
麻衫男子答道:“东西被我放到家中,大人如果有兴趣,可以随我去看看。”
曹子建闻言,这就打量起了麻衫男子。
实则在用十观相法查看对方的面相,以此来判断对方话中的真伪。
只见麻衫男子?额方而广?,?眉毛顺滑?,?鼻梁高挺?,?耳朵贴脑?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