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种年份和成色的野山参,多出自遥远的白山老林,咱们青牛镇附近的山里,可是多年未见了。”
    旁边的王掌柜也凑近了些,仔细端详着那支人参,不住点头:“确实是好参,看这芦碗,这皮色,少说五十年。
    员外爷眼力精准。
    此等好参入药,效力非凡,大补元气。
    若是咱们转手卖给南来的药商,莫说三十两,就是开价更高一些,抢着要的人也绝不在少数。”
    赵员外看向赵缘儿,忍不住问道:“缘儿,你这朋友……是何人?出手竟如此阔绰?”
    赵缘儿露出一抹浅笑:“爹,就是一个村姑,性子直爽得很,女儿瞧着十分顺眼,今天过去拜访她,她便送了我这个做回礼。”
    她避重就轻,没有提李清馨的名字。
    “村姑?”
    赵员外一脸意外,有些不可置信。
    “这人参值二十两银子,对寻常农家而言,几乎是几年的嚼用了。”
    “没想到她竟然将此物送给了你!”
    “是咱们镇上哪个村子的?竟有这等手笔?”
    “就是李家沟的。”
    赵缘儿想了想,慢悠悠说道:“她说这是她这两日刚从山里新采的,非要作为回礼送给我。
    女儿也没想到,倒是占了这么大一个便宜。”
    。
    “新采的?”
    赵员外眉头皱得更深了,他看向王掌柜。
    王掌柜看了看,心里有了断定:“确实是新采的。
    员外爷,小姐,这附近的山头,咱们药铺常年收药,别说五十年份的,就是过二十年的野山参,都好些年没见过了,十年以上的都算稀罕物。
    如此品相的,实在太稀有了!”
    赵员外沉吟片刻,道:“缘儿,若是她还能采到这等品相的野山参,有多少,爹都要,也按二十两一支的价格收,绝不让她吃亏。”
    赵缘儿笑道:“知道了,爹。
    等下次见到她,女儿自会跟她提的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冰泉水,两文一碗冰泉水,好喝甘甜又解暑!”
    “凉水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