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试吴忠贤有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。
    如果有,周南凰会更加警惕。
    若是没有,周南凰指不定会给吴忠贤找点麻烦。
    总之一句话,怎么回答这个治理方案,都不行!
    “吴总管,您先忙,不打扰了。”
    曹太监打完招呼便离开了吴忠贤寝宫。
    吴忠贤看着竹简,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。
    既然不能写的太好,也不能写的太差。
    那就写一个中庸!
    写一个可以治理北方大荒的方案。
    但这个方案实行难度天高。
    这样就算是完美回答了这个问题。
    想到就做。
    吴忠贤直接将前世最着名的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挪了过来。
    所谓南水北调,这个世界也同样适用。
    这个世界的大周,地理环境多样化,南北差异巨大,比之前世华夏还要大。
    北旱南涝,是大周水资源的现状。
    在南方,每到夏天雨季,防内涝几乎成了每一年朝廷的头等大事。
    自然界的威力人类无法完全阻挡。
    一旦洪峰过境,无论是城市的房屋还是农村的田地,悉数被泡,可以说损失惨重。
    而北方旱的连饮用水都没有,只能等着老天爷降雨,提前储备雨水。
    亦或者碰运气挖地底水。
    其实不仅仅是大周。
    以整个神州大为盘,偏北的地方皆是缺水荒凉。
    南边则是时不时有洪水天灾。
    虽然大周前几任皇帝也都建造过许多大工程,包括但不限于,如挖渠排河水,建造大坝抵御洪灾。
    所以吴忠贤直接拿出南水北调方针。
    挖三条贯穿大周的运河,将南边的河水引入北方。
    这样既能解决南方洪灾,也能解决北方旱灾。
    且这是一劳永逸的方法!
    先前在金泉寺,吴忠贤与度引主持便讨论过这一事。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    赈灾银和赈灾粮终究只能救一时。
    但若是南水北调计划成功,那这将是千秋万代,造福万世的基业!
    “乖乖,这距离也太大了。”
    吴忠贤拿出地图查看了一会儿,现大周的国土和前世华夏不相上下。
    整个神州大的面积更是庞大,过蓝星。
    且在神州大之外,还有其他地,有蛮族生存。
    吴忠贤翻看了许多资料,查看了很多地图,最终确定了三条足以贯穿大周境内的运河线路。
    分别是,东线,西线,和中线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