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,李榷,郭汜,张济,樊稠四人就召集旧部,半天时间,士卒已达四万余人。
    “文和,下步怎么走?”
    人在逆境,总是能听取别人意见,李榷问道。
    贾诩放下羽扇,缓缓起身:“自古兵不厌诈,皇甫嵩虽勇,却有一弱点——贪功。
    我军可投其所好,诱其入彀。”
    众人屏息凝神,目光聚焦在贾诩身上。
    “皇甫嵩连日征战,所部极为骄纵,谁也不放在眼里。
    将军可派一军,在沿途丢下大量金银财宝、粮草辎重。
    待其士卒争抢财物、队形大乱之时,便是我军反击之机。”
    贾诩目光如炬,娓娓道来。
    郭汜面露疑惑:“就这么简单?皇甫嵩岂会如此轻易上当?”
    贾诩微微一笑:“自然没这么简单。
    我军需兵分三路:一路由将军亲自率领,佯装运输粮草的士卒,沿途设下诱饵;一路由张济将军埋伏于山谷两侧,待敌军进入伏击圈,截断其退路;另一路由樊稠将军率轻骑绕道敌后,形成合围之势。”
    “好!
    就依文和之计!”
    李傕拍案而起,眼中燃起斗志。
    当日下午,皇甫嵩正与部将围攻一路叛军,忽闻斥候来报:“报!
    现一队敌军,可能是运输队溃散,仓皇败退,沿途丢弃大量财物!”
    不等皇甫嵩下令,手下副将纷纷请战。
    “将军,机不可失!”
    “将军,必须阻止这些人回到凉州,那就是放虎归山!”
    这两天,打了无数的胜仗,士卒的腰间挂了满满的战利品,当然谁也不会嫌钱多。
    皇甫嵩也认为对方群龙无,不足为虑。
    “全军追击!”
    然而,随着追击的深入,皇莆嵩的军队渐渐被沿途的财物所吸引。
    士兵们纷纷丢下武器,争抢金银财宝,队伍陷入混乱。
    皇莆嵩虽大声呵斥,却无济于事。
    就在此时,一声号角划破天际。
    李傕率伏兵从两侧杀出。
    “不好有埋伏!”
    不过,李榷的士卒都是精锐,其中还有不少飞熊军,实力很强,双方刚刚一个照面,朝廷军就死伤惨重。
    “突围!”
    皇甫嵩一看这个形势,知道不可力敌,马上下令后撤。
    不过大军刚刚往回走了没多远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