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力降十会 第78 (第2页)
席荣挑眉。
席瞮把一本写好的?奏牍从袖笼里拿出来给祖父看,说道:“今夏久旱不雨,孙儿整理?各地上奏时,有些地方已水源断绝,粮食绝收,草根树皮,搜食殆尽。
再任其下去,孙儿担心会有人相食之惨况出现。”
“你上表请朝廷赈灾?”
席荣道。
席瞮点点头:“孙儿以为赈灾之事刻不容缓,否则等?流民载道饿殍盈野的?时候就晚了。
朝廷的?精力放在赈灾民生之上,这时谁敢作妖,就是草菅人命。
河东柳若此?时有动?作,就是自己上赶着?找不痛快。
待秋凉之后?,河东柳再把柳禹骥翻出来,可就没有趁热打铁时的?效果了。
还有,赈灾如此?大事,皇帝岂能不从私库里拿钱。”
皇帝陛下既然有钱有闲暗中搞事,那就从私库里拿钱出来救救您的?子民吧,您看着?您的?子民啮草嘬土受苦受难,还心安理?得地享受奢靡的?生活?
席荣哈哈大笑,连声道:“好,好,好。”
席矩都不知该批评儿子胆大包天连皇帝的?私库也敢算计,还是表扬儿子为民请命。
“还有,”
席瞮说:“孙儿想下江、湘二州去看看灾情。
孙儿听闻南边有稻一年两熟,若北边的?粮不够,可能要从南边调粮。”
席荣把奏表还给席瞮,没说好,没说不好,只道:“明日你便上表吧。”
宋国历,元嘉十九年,自春不雨,天下大旱,至于八月,麦苗毁,河将竭,井泉无?水。
四国之内,无不是流民载道,饿殍盈野。
四国朝廷无论再有多大的纷争,在大灾面前?,都要给赈灾让路。
西魏旱情?最为严重,国内八成以上州郡都为旱情?所困,长安京也没有逃脱大旱的?侵袭,土地皲裂,草木枯黄,稼穑绝收,国中大饥,米斗千钱。
西魏社坛席,皇帝亲祷雨宫中,暴立三日,昏厥于坛上。
后坊间有传言,西魏皇帝暴虐不仁,屡设冤狱,此大旱乃上天降罚。
西魏皇帝穆泰听此传言暴怒不已,下令有敢妄议者杖二十,反抗者格杀勿论。
天有大旱,人?有□□,西魏百姓苦不堪言,不少?人?逃往东魏和宋国。
可这逃亡之路哪是那么容易走的?,缺粮少?水不说,州郡官府会追捕,他国边军发现了驱赶都是轻的?。
一路上草根树皮都被剥食干净,好不容易找到一点儿水,还?要防着别人?来争抢,争食抢水的?事不是时有发生,而是时时都在发生。
流民载道?,饿殍盈野,闾里凋荒,死?亡枕藉。
此等景象,说一句人?间地狱亦不为过。
比起西魏,其他三国的?旱情?要稍微好一些,其中以齐国最好。
齐国原本只有西南宁州这么一块南蛮之地,后来大冤种宋国几乎是拱手送上了蜀地和半个黔中,有了蜀地这个天府粮仓,齐国的?日子一下子就好过了。
五年前?齐国幼帝登基,由太后薛绛垂帘听政,宋国趁齐国政权更迭动荡之际,席荣、谢禹珪联合上疏请出兵,荆州巴渠郡与秦州武都郡兵分两路直取益州遂宁郡,齐国刚刚换帅,兵不识将、将不识兵,被打得节节败退,薛太后无?可奈何只能遣使求和,赔了大笔银钱。
之后薛太后在齐国朝中以此败仗为由头?,发落了一大批反对她的?朝臣,由于手段过于酷烈,引得朝中大臣反对更加激烈,双方?一番博弈,齐国人?心惶惶,而宋国那边好像又有了动静,外?有强敌,双方?不得不互相妥协,先蛰伏下来。
薛太后为了笼络民心,罢了不少?苛捐杂税,又砍了一些贪官污吏,让百姓勤农耕、广积粮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