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禧挠挠头,“要传消息进宫那可麻烦了,我托人问问我表哥吧,他经常在京城做生意,兴许能知道。”
    “多谢。”
    “不过你也不用太着急,你姐要是做宫女,二十五岁就能出宫,应该没几年了吧。”
    苏成第一次知道这事儿,眉头皱起,“可我姐已经过了二十五了。”
    “那她不会是要一辈子留在宫里……”
    韩禧意识到自己说错话,连忙闭嘴。
    苏成很快冷静下来,他相信自己肯定能找到办法把姐姐接出来的。
    第章碧海楼诗会
    堪堪将行李安置好,苏成便被韩禧拉着去膳堂吃饭。
    周围时不时有视线落在他们身上,苏成并不在意,和韩禧盛好饭挑了个位置坐下。
    眼见膳堂人快满了,却没人选择坐在他们旁边,有人过来还被同伴劝走。
    韩禧靠着家里有钱在州县的学堂里多少算是个风云人物,第一次遭受这种待遇有点不习惯,忍不住低声吐槽。
    “真正有权有势的早进国子监了,京北书院这群人大部分家里不过是地方散官,还有些旧贵族,要不然就是实在烂泥扶不上墙的二世祖,还敢嫌弃小爷?”
    苏成笑笑,“他们这样是因为我的缘故,不是瞧不上你,再说这样宽宽敞敞的不是很好吗?”
    “放心,小爷肯定一直罩着你。”
    韩禧闻言在苏成的肩膀上拍拍,不再纠结这事。
    两人正专注扒饭,忽然一个声音在他们头顶响起。
    “请问在下可以坐这儿吗?”
    来人一身布衣,看着面料比苏成穿的还不如。
    苏成微微侧身让出位置,示意对方坐下。
    “我叫楚珣,是菏州人,你们呢?”
    楚珣人如其名,长得也是瘦骨嶙峋,身无二两肉。
    苏成见对方没有恶意,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来历,反正要打听到这种事易如反掌,没什么好隐瞒的。
    对方也没在旁边一直聒噪,只是简单交个朋友就闭上嘴安静吃饭,很有分寸感。
    吃过饭之后,韩禧说想去出恭,苏成独自回了房间。
    韩禧出去晃悠一圈也没闲着,带回来一个消息,“那楚珣还挺厉害的,听说是以他们州里第二考上来的。”
    苏成并不意外,每个州情况不同,像菏州这种相对穷困偏远的地方,能考上的总共不过人罢了。
    多数名额还得给当地的名门望族,寒门子弟除了最拔尖的几个,肯定是没机会的。
    若非因为当今圣上是昭南人,近年昭南的几个州水涨船高,推荐名额比往年多出几倍。
    他和韩禧多半是没机会进京北书院的。
    韩禧坐到苏成旁边,没等他回答又继续说,“还有件更要紧的事,听说碧海楼有场诗会,届时许多文官大儒都会到场,要是能得他们赏识,将来仕途可不得一帆风顺了吗?”
    “没你说的那么夸张,这作诗和做官是两码事,那些大儒岂会不懂这个道理?不过能结交些人脉总是好的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