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的关键,不在于难不难,而在于能不能胜!”
    说着,又道,“你也是殿下的近臣,难道你不知道殿下缺什么吗?”
    徐辉祖面无表情,闭口不言。
    “殿下想要军功!”
    李景隆继续道,“北地有边关塞王,还有朝廷的各大军镇边军,殿下想要军功,只能在南方小试牛刀”
    “曹国公,在下觉得你想多了,殿下是心怀沿海百姓,对海盗倭寇深恶痛绝!”
    徐辉祖淡淡的说着,拱手道,“不顺路,在下失陪,告辞!”
    看着徐辉祖的背影,李景隆摇头笑笑,“你岂止是不顺路,你和我不是一路人!”
    想着,背着手朝另一边走,心里继续道,“难得殿下有了军事上的心思,要好琢磨琢磨,怎么让殿下满意!”
    ~~~
    与此同时,奉安殿中,老爷子一边看奏折,一边听着朱允熥关于沿海倭寇一事的想法。
    放下奏折,老爷子端起茶碗灌了一口,缓缓说道,“你怎么忽然有了这个心思?大明之敌在北,倭寇不过是一时之疾。”
    “孙儿是怕,小病变成大病!”
    朱允熥在旁,开口说道,“孙儿看了鸿胪寺关于倭国,倭寇的奏报。
    倭国现在正在内战,两边各拥立一个天皇,人脑子都打成狗脑子了,变成强盗的武士越来越多。
    这些人没出路,早晚会变成倭寇”
    “等会!”
    老爷子摆手,疑惑地说道,“天皇?啥天皇?”
    朱允熥想想,鸿胪寺关于倭国都只说国王或者国主,不知是真不知道倭国的情况,还是出于某种考虑,没敢上报。
    “倭国国主自称天皇,如今倭国南北并立,有两位天皇。”
    啪地一下,老爷子把茶碗扔在桌上,“屁股大点的地方,也他娘的敢称皇?还他娘的天皇!
    咋?他是天王老子下的崽儿?”
    说着,愤愤怒骂,“跳梁小丑,夜郎自大,刀不扎在他们心窝上,不知道疼!
    当初,就该跨海东征,灭了他们!”
    骂着,犹不解气,继续怒道,“狼子野心,洪武三年时既来表称臣,一口一个臣的,却在家里关起门来叫啥天皇。”
    大明开国以来,因为倭寇的事和倭国扯皮了许多次。
    一开始倭国那边态度也还比较软,得知中国易主,上表称臣。
    但是后来,老爷子几次三番下旨,倭国的将将军,亲王都收到了礼部给的国书。
    “王居沧溟之中,传世久长,今不奉上帝之命,不守己分,但知王环海为险,限山为固。
    妄自尊大,肆毁邻邦,纵民为盗。
    上帝将假手于人,祸有日矣。
    吾奉至尊之命,移文与王。
    王若不审巨微,效井底蛙,仰观镜天,自以为大,无乃构嫌之源乎?”
    翻译成白话文,大意就是你丫别赛脸!
    再赛脸信不信我家皇上干你?别给脸不要脸,别坐井观天?
    结果倭国那边也没给面子,回信极其强硬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