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是不藏私,大方地分享出来,同大家一起进步。
    要知道,他们原先仅是一个小小的县城机械厂,生产锅炉跟其他大厂压根没法比,有了这个,却可以论一论了。
    郭培生把稿子压在了手里,目光炯炯地看向了许如意,半点疲态都没了:“你对咱们厂的锅炉改革有什么想法?我说过,谁有本事我让贤,敢不敢拼一把?”
    6
    《锅炉报》编辑部。
    编辑姜红一上班,收发室的大爷就喊住了她:“姜编辑,又有你的信。”
    说着,还拍了拍身边厚厚一沓。
    姜红是负责读者来信栏目的,这场面已经见多了,笑眯眯地就过去抱了起来,还来了句:“呦呵不少。”
    大爷问她:“这么多,咱们得刊发到什么时候啊?”
    “绝大部分都不能用,”
    姜红一边数着一边说,“咱们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热情是不容置疑的,但是能用的好主意其实不多,多数都是大家都知道的。”
    “不过,我觉得这只是暂时的,我们对不作则企业曝光的越多,那有诚信有质量的企业肯定能得到更多的机会。
    我们对技术讨论的越多,就越广泛地普及知识,甚至激发大家创新的热情,长久下去,我们的工业水平肯定会提高的。”
    真要这样,可是太美好了!
    大爷直接给她竖了个大拇指:“你这个栏目设置的好!”
    姜红也数完了,“一共27封,对吗?”
    自然是对的,签了字,姜红就急匆匆去了编辑部,因为她看到了一封绝对没法想象的来信——一封来自于燎原县机械厂的信。
    锅炉报是行业内报纸,已经有十年的历史,订阅对象一直是各大开设了锅炉行业的高校研究所和锅炉厂,虽然说发行量不小,但一直不温不火。
    就是那种大家也订,可能也看,但没什么反应,他们下去采访的时候,她专门问过一线工作人员,结果工人说看不懂,技术员说都说上面的稿子都是专家写的,他们可不敢投稿。
    姜红回来后,就提议开设一个读者来信栏目。
    本以为很难做,没想到第一期就收到了不少来信,各种发明创造,简直数不胜数,他们也根本没想到,原来我们的发明家在一线!
    一共只办了三个月,这个栏目已经有了很高的人气,当然,让它大火,还是两个月前的一封告状信!
    大城县螺丝厂在燎原县机械厂订了一个立式横水管锅炉,只是没想到,用了三个月就漏了,经过三次返修,依旧没有解决,螺丝厂厂长苏国强就写了信来告状,认为他们质量差,不负责任,要曝光他们。
    读者来信栏目,一向是刊登大家的小发明小创造小改进,这是第一次收到告状信,递交选题的时候,其他编辑都认为跟栏目宗旨不符合,但姜红却认为,这恰恰是他们最应该做的。
    作为行业报纸,如果不能引导行业风气,那算什么行业报!
    他们就应该赞扬应该赞扬的,曝光应该曝光的,让做得好的发扬壮大,让做得差的检讨自省。
    所以,她核实情况后力顶这篇告状信发了出去,果不其然,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    一方面,燎原县机械厂彻底臭了,听说他们的锅炉订单全部退掉,已经被责令整改。
    二是各种告状信如雪花般涌来,报纸一星期一份,他们连续又发了七期,曝光了不少内部不良行为,甚至还得到了机械部的赞许。
    但八期反面,没有一个出来吭声的,现在,燎原厂居然来信了?他们要说什么?是自辩,是反驳,还是别的?
    一上楼,放下东西,姜红连茶水都没倒,急匆匆坐下拆开了那封信。
    一打开信纸,她就愣了,因为上面既没有自辩,也没有反驳,居然是一篇投稿——《再议锅炉过热器超温问题》。
    上面第一段写道:“在今年的第三期报纸上,招远锅炉厂李学海同志对锅炉过热器超温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,已经非常全面,我想为大家分析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。”
    姜红马上往下看去,就瞧见文章从三个方面,六个小点条分缕析地写明了原因,不但言简意赅,居然还挺幽默,外加上一笔漂亮的楷书,整篇文章可以说是姜红做编辑十年来,上上佳作了。
    燎原厂居然有这样的人才,那怎么会解决不了锅炉漏点问题?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