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没想那么多,”
    初寒妞虔诚地说,”
    我觉得有了好事就该分享给朋友,正好你建的大棚还有块空地,种啥都是种,不如种点高附加值的品种,我家也要在大田弄块地种上,不曾想这个山葱还挺好卖的?”
    如初寒妞打算的那样,初爷爷拿了些种子种到自己家地里,边边角角的空地要不然也种不了啥。
    还有个品种也是初寒妞想试种的,那就是蒜黄,长势快,价格高,一年四季都是紧缺货,唯独到年关那茬更是抢手,收割一茬可再种一茬,侍弄也省事。
    结合体的大棚菜马上要开园,去掉有两个大棚的菜专供预约出去,还有十个大棚的菜是需要下单出售的,之前的预定还要做最终确认,预计尚有余量上市,镇内菜店可消化一部分,剩余的就需要做机动促销。
    人手不够,初寒妞不好意思麻烦到叶秋和白紫云,他们每天要码字,更新连载小说章节,她找来姜大壮和韦爷爷帮忙,组织人下菜,打捆、上称和派送,不筹备好,一旦出菜就会搞乱套了。
    长期雇佣的临工召之即来,都是本村的村民,钱给到了干活老麻利,做好分工,不会有半点差错。
    姜大壮重点负责统筹协调,韦爷爷就是送货,按照订单,有序实施。
    因为都是本镇内的订单,不涉及物流配送,事先网上通知,排好投送路线,一次一走一过也就完成送货了。
    直播开播后,主要内容就是广而告之下菜时间和菜品种类,另外初寒妞还安排了一个助播,配合主播做好汇总统计,针对预约的订单给出一天时间做确认,如逾期未拍单确认,预约订单视为无效,但考虑到预约订单人群情况复杂,初寒妞也留了后手,以弥补未及时确单者,如延迟确认也能有菜可买,那就是她先以后山村的大棚出菜,而东沟村和尖嘴屯的大棚菜则作为机动储备。
    村里热闹了,收割的、运输的、配送的、自取货的、菜贩子进货的,还有网友知道消息后,自己开车就来的,到了大棚现看现买,直接下单,凡此种种,出单一部分不可预见的销量,在保证已确认订单供货外,先买先得,不做限制。
    留足菜店上架品种,其他菜品一律敞开销售,随下单随配送,不到一天,大棚菜存量便所剩无几,而晚下单的则无法确单供货。
    下单、确单、备菜、配送,一条龙流程,当时便确定了订单菜品,随之又有下单、确单、备菜、配送。
    两天,仅仅两天,后山村的大棚菜售罄。
    用户是上帝,哪个商家敢不把「上帝」当回事,人家花钱买东西,眷顾到你的买卖,没有理由不好好伺候着,不做到无微不至都有失不恭。
    果不其然,真的有预订单的粉丝迟到的,初寒妞予以确单,品种和种植手段无异,所谓差别就是产地不是后山村的。
    又是连续性直播带货,东沟村和尖嘴屯的大棚有机菜也全部出货,这一波开园有机菜到此告一段落,收取款项转支付到种大棚户,有的村民提议举行个聚餐会,aa制分摊餐费,而初寒妞、姜大壮和姜三爷可免单。
    筹划聚餐会需要几天时间,这事由姜大壮担任秘书长,全权把控聚餐会一切事宜,聚餐地点设在尖嘴屯姜三爷家,下厨人等由他张罗召集。
    就在这舒心的时节,初寒妞被一个村民造访,此人就是从后山村大棚有机菜结合体中除名的邓玉龙。
    看到他的一瞬间,初寒妞猜到他是为何事,但没说,她也不好做结论,心说他要是提出再回结合体,她该怎么答复?
    ”
    邓叔,你家的菜卖的咋样?”
    初寒妞没话找话问。
    喜欢借我一缕阳光请大家收藏:(yg)借我一缕阳光更新度全网最快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