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条入口光滑柔韧,还沾着裹着酱汁的肉粒,一口咬下去,肉酱的浓烈包裹着小麦的清甜,让人不自觉赶忙接上第二口。
    待还想再来一口时,才发现碗里的面条已经空了。
    这就没了?
    如果说烙饼是让他们眼前一亮,那肉酱面便是绝对的惊艳。
    这倒也不奇怪,现如今延越的调味品极稀缺,像大酱这种新鲜又浓烈的味道,第一次吃难免会觉得不知道要怎么形容好。
    别说他们了,就连常念都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唇角。
    而早就吃过面粉的庚和申,心想不愧是他们祭司,原来教原水的那些也不过如此,好东西还都留给了自家人。
    但他们不知道,大酱这种东西就他们祭司自己有,而且没敢多做,及腰高的陶缸也只舍得做半缸。
    厉将手里的碗放下,看大家的表情便也清楚各自的想法。
    “叫你们尝尝,就是为了告诉你们小麦是什么。
    这次带回来的麦子昨天也见到了,准备明日召集族人,将东西分一分。
    至于如何分,我和祭司商议过了,大家都听听,看是否有其他意见。”
    让人将桌上的碗筷收了,厉正色说:“这次从原水,我们一共背回来四百筐的麦子,当然他们单独送祭司的不算在其中。”
    当时庚和申也都在,将具体事情与其他人说了一遍。
    “我和祭司商议,麦子依旧按人均分,不过小孩子不算在内,其他无论是男女亦或是老人,都参与均分。
    你们觉得可行?”
    厉说完,看众人的表情。
    按照之前,老人分到的东西自然是不如年轻人分的多,不过既然首领和祭司如此说,尤其是上次盖房子正直下雨,各位叔叔伯伯做的席子可是立了大功,所以也没人反对。
    “既然这种均分的方式没人反对,那我就说说分的数量吧。
    鹤,把你今早做好的米斗拿过来。”
    鹤将放在脚边的米斗放上了桌。
    鹤因着平时要做的东西多,所以木料和木板都备的齐全,早上常念说完,他照着图纸捣鼓了半个时辰,就将米斗做出来了。
    米斗的大小是照着常念脑子中资料的大小做的,一斗正好十升。
    至于换算成斤的话,小麦的密度大概是七百多公斤每立方米,也就是一升小麦大概一斤半左右,一斗小麦便是十五斤。
    背到原水的筐都不小,常念早上用斗测量过。
    厉将斗拿到手中,说:“这个是用来称麦子的米斗,背回来的麦子,一筐大概能称出四斗。
    延越现在除去奴隶和孩子是六百多人,我和祭司商议,按照每人两斗的量分派。
    剩下不足一百筐的麦子,一部分留作耕种,一部分奖励给这次出行和在部落忙碌的有功之人。
    至于我和祭司便不参与分配了。
    麦子不多,他那里伏甄送了不少,所以先紧着部落来。”
    弘听完,第一个不干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