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十多个书生依旧在说话,尽兴抒意,声音或高亢,或低沉,却都在二层昏暗中站着的少年投来一眼的刹那噤声。
    一张张模糊的脸,齐齐仰着,扭头看向姜遗光。
    黑白的眼睛,瞳仁涣散,并不分明,他们也和姜遗光一样安静,安静到只用早已经死去的眼珠儿一错不错地注视向楼梯上的少年郎。
    阴冷冷的,令人浑身不舒服的目光。
    大风终是忽地将哆嗦的另一扇门也砰地吹上,砰一声响,靠墙打盹的小二猛地跳起,慌忙抬头,却见大堂里客人都走了,只剩下几桌残茶。
    掌柜还没回来,账房先生和自己一样趴着睡着了,小二松口气,忙去收拾。
    一抬头,又看见没点灯没挂灯笼的二层楼道口,那儿静悄悄站着个人。
    他的脸很白,在黑暗中也白得叫人能看清五官。
    小二骤然间骇一跳,好悬没叫出声来。
    “公,公子?你怎么在那儿啊?”
    他又认出这就是白日那个古怪的小公子,挤出笑来招呼一声。
    姜遗光正好转身往下走,一步步走到亮堂的厅内。
    “我正要出门。”
    他说。
    经过那拼起来的几张桌子时,姜遗光侧头看去。
    十九个杯子,茶水满满当当,却没有了一丝茶香,即便是冷茶也不该如此。
    点心原样摆着,一块没动,只是也和茶水一样,失了香气,他从身边经过闻去,还能闻到一点好似被水浸泡多时的水底腥臭气味。
    据说,鬼魂是不吃活人食的,只吸食物中的“精气”
    。
    当精气被摄走,饭食会变得无味甚至烂臭,生人再不能吃,否则要染病。
    一共……十九个鬼?
    姜遗光往外走去。
    从一室暖黄烛光中,又融入了夜色里。
    他想知道,死的是谁?
    这样多的书生,穿着打扮都是本朝人,还知毓秀一事,应当新死不久。
    白日的热闹到夜里也延续着,越往南,宵禁越不严苛,有些地常有夜市,如今日,这个小县城便恰巧赶上了逢圩日,圩场从早开到晚。
    往出走几步,便能听得沸扬人声,再进了街中,人流如织。
    街头巷尾高挂灯笼,因今日端午,做成龙形的、外壁描了曹娥像、五毒娘娘像的灯笼更多。
    往来人嘴里说的、耳边听的,俱是欢声笑语,少有的哭声,也是孩童吵闹着要买个吃的玩的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