渐渐的,京中有传言流出,道帝星位不稳,有妖物作祟,以至天上的文曲星和武曲星都掉下了一颗——那是为帝星挡灾。
    谣言传得凶,街头巷尾都能听见有人讨论这事儿,一会儿说起容大将军的死,一会儿说起白大儒的去世,传闻越来越多,神乎其神,闹得人心惶惶。
    已经有反贼开始将本朝和前朝共论了,前些日子因为陛下以各种手段灭佛一举,流言开始反扑。
    一朝衰亡的原因多,天灾人祸都不是最要紧的,若是君王英明、臣子忠心能干,自会渡过一切灾祸。
    可现在,陛下被妖邪迷惑,灭佛驱道,不敬神明,上天这才要降下警示,让陛下对神佛重抱敬畏之心。
    陛下正在批折,太子求见。
    太子正是为此事来的,他还有件更重要的事。
    “三叔家的小十一和儿臣私下交好,他打听到,京中有人印这样的书。”
    太子从袖中取出一本小册来,放在桌上,“因事态紧急,儿臣先调兵围了那书馆,一个人都没放走,虽事出有因,到底未经父皇准许,特来向父皇请罪。”
    天子六军十二卫,太子亦拥有一些护卫可调遣,皇帝心里清楚,接过那册子看了看。
    乍一看没什么,不过用来打发时间的故事合集,可再去看,就能发现里面时不时夹杂着前朝反贼的话,煽动人心。
    “你何罪之有,起来吧。”
    皇帝说道。
    太子还担忧陛下会发怒,因里面有几句骂当朝昏君灭国之语,孰料,陛下看着看着,竟笑了起来。
    “还是这么上不得台面,只敢用这些下作手段。”
    陛下摇头笑笑。
    “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,交给你去办,记着,宁可错杀,不要放过。”
    陛下淡淡道,“让赤月教和前朝余孽猖獗了这么久,也是时候让他们收敛收敛了。”
    太子沉默一会儿,再度离座跪下。
    “孩儿有一事不明,还请父皇解惑。”
    陛下道:“你问吧。”
    太子仰起头:“为何让朝阳公主带兵去禹杭寻二弟?楚将军在禹杭,又有父皇亲调的那几十人,为何还要皇妹亲去?”
    朝阳带兵出发已经三天了,估计现在已经到了禹杭,陛下赐她虎符、黄金甲,并一把尚方宝剑,令楚蒙恩完全服从公主,待找到二皇子后,再南下剿匪。
    皇帝问:“你是作为一个太子问朕,还是作为一个兄长?”
    太子毫不犹豫:“身为兄长。”
    皇帝淡淡道:“因为她身上的龙气不比你少,要么你去,要么她去。”
    禹杭一带危险极大,但总有人要前往险境,朝阳公主主动领命还要好些。
    太子怔住了:“父皇,又是因为预言吗?”
    皇帝道:“自然。”
    太子便再无话可说。
    若不是那个预言,他也未必能稳坐东宫。
    太子恭敬叩头,起身告退。
    那头,朝阳公主已带五百兵马到了禹杭。
    都是从右羽楚军中抽出的好手,一路护送她到了当地。
    进城后,才发现城中气氛有些诡异得不寻常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