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二章 佛光是菩提光 (第2页)
天下之恶,一念之差;
天下之善,念念之间。
是以佛陀说善恶,故能成其善。
能发菩萨愿,必能成其就。
是以佛陀不怕苦,故终得其乐。
再说,平等说博ai你是对的,博ai说平等你是对的。
那麽?谁会说不对呢?不对的是分别之心,分别之心就不符合自然,不符合自然就有坏种子,有坏种子就有竞争,竞争的极化就是战争了。
我们老百姓求的是战争吗?恐怕不是,我们求的是两极化,而不求战争。
所以圣哲的格言说:不要改变自然之道,顺着万物的自然状态,让心神自在遨游;一切寄托於《顺其自然》,由此涵养内在自我;这就是自处的最高原则了。
那麽,要怎样做才对呢?平等与博ai本是一t,都得ai惜彼此,顺应自然之理。
冲虚道人说:一切寄托於《顺其自然》,是道家思想?南海观音说:那麽,冲虚道人认同了平等与博ai本是一t?冲虚道人说:我个人认同了。
心安详,只求内安。
心不详,有求外在。
做事不求有功,只求无过。
yan光,无私照亮;
空气,无私奉献;
水源,无私共存。
有求必应,无求不得。
是以弥陀发愿,终能成愿;
佛子求悟,终能得悟。
众生求ai,终能得ai。
是以弥陀无yu,终不成yu;
成不成,复众生之所愿,
以成就佛愿之自然而为之。
和敬请教海燕说:现在有一个人,天□□闹分别。
如果顺着他的分别心,就会对某方面造成伤害;如果不顺着他的分别心,就会对我造成伤害。
他的智力只能知道别人的过错,而很少观察自己的过错。
像这样的人,我该怎麽办?海燕说:先端正自己,不迁就,要宽和。
他的分别不给於迁就,要宽和对待他的分别。
若是他像个凡夫,你就对他宽和,若是他像个屠夫,你别对他迁就。
能做到这一步,就不会被责怪了。
冲虚道人说:宽和和迁就是《庄子》教育。
水良改了凡夫别对他宽和,屠夫别对他迁就。
水良是这样教育人的吗?南海观音说:冲虚道人,水良就这样教育众生。
弥陀善之为道,
是以聪明为後,
要以智慧为先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