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晞开怀大笑:“大哥就知道,你总是有成算的。”
    元旻幽幽叹息:“再怎么算,咱们如今可是都陷在此处了,大哥何必巴巴地回来?”
    元晞止住笑容,担忧道:“放心不下母后。”
    那个把他从朔宁府接回来、待她视如己出的温婉女子,所有人都骂他贱民时仍柔声对他说“阿晞是陛下的长子,是金枝玉叶”
    ,明明只大他七岁、却总说他是孩子,天天操心他吃饱穿暖、延请名师教导他。
    后来,她有了一对亲生儿女,发动那日,他不管不顾冲到浮玉宫,挨了顿打,硬生生把父王拉到景和宫。
    有了元旻和元晴后,他的生活变得更热闹了,她总是跟他说:“这是你的弟弟妹妹,是你至亲的家人。”
    父王来景和宫的时间更少了,可无论如何被冷落,她也只是微笑坐在庭前,抱着尚在襁褓的元旻或是元晴,看梨花簌簌落下来,还劝慰他莫要怨怼。
    那时的他,抱着另一个襁褓,已不太想父王了。
    只想就这样在景和宫,与她一起,看着元旻和元晴长大,一天天、一月月、一年年、永永远远。
    然而,等元旻开始满地跑了,有一天她突然说:“阿晞长大了,也该成婚了。”
    半年后,他娶了洺州姜氏的姜嫣,领职宣庆府边户总都督,携妻北上。
    自此,野营万里无城郭,雨雪纷纷连大漠,日复一日地操练士兵、遥望烽火、饮马河畔,或是深入雪岭狩猎巡逻。
    景和宫那最安详温柔的五六年,像是一场幻梦。
    每年岁末家宴时,他座次靠后,只遥遥见她与父王并肩坐那,亘古不变的端庄淑仪、温婉笑容,唯一变化的只有逐年长高的元旻和元晴。
    在挖到百年山参时、在狩到漂亮的狐皮时、在得到一匹良驹时、在偶然买到上好东珠时,他总想将所有好东西都送回昇阳去。
    问安的书信她极少回,回复也只说父王收到贡礼时如何开心,问候他的妻子是否康健、他的儿女长多高了,从不正面回复她自己,也从不问候他的近况。
    又过几年,元旻启蒙了,问安逐渐变成他们兄弟之间的书信来往。
    宫变那日,他得益于宣氏的苦心经营,率数百轻骑十步杀一人,一路冲进灵堂,正好看到那惊心动魄的一幕。
    元琤亲兵兀自往里冲,她将郑夫人和年幼的元旭护在身后,面对满堂刀兵毫无惧色,高声叱责:“尔等乱臣贼子,竟敢携刀兵冲撞先王梓宫,也配继承大统?”
    元琤狂笑:“我的王嫂哦,不妨告诉你,元旻早死在伊河了!
    我配不配,又岂是你说了算?”
    逆兵拔出刀开始斩杀灵堂内宫人,接着就是太傅常大人、太保林大人,一路杀过去。
    到冯姮时,她将郑夫人和元旭往身后推去,左臂往前硬生生一挡,霎时被砍断掉到地上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